肺炎期间,线上营销优势不断凸显,到家服务成为热点。商家如何自救,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。同时,疫情之后将催生怎样的新商业模式,为未来发展提供方向和路径也显得尤为重要。
2月10日20:30,米雅科技总裁冯越海受新经销创始人赵波邀请,向品牌商分享了“疫情后,企业如何做好C端运营”的精彩线上直播。
疫情之下,零售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。作为一个服务了零售业近20年的零售从业者,冯越海感同身受。为了全力帮助零售企业渡过难关,米雅科技在2月3号就开启远程办公,帮助零售企业在前端技术、小程序产品、到家业务等方面提供支持,并在2月4日免费向中国所有的零售企业提供小程序到家服务支持。他表示,在全力帮助零售企业完成“自救”的同时,更要准备好下一场战役,思考和寻找下一个方向。
而品牌商面对批量用户的管理和经营,如何用数字化手段连接好、服务好C端消费者呢?
「 以消费者视角建立全新连接 」
冯越海指出,要服务好海量的C端用户,首先要懂得C端用户,站在C端消费者的视角以及他们的购物旅程来建立全新的连接。
以史为鉴。2003年非典期间,零售行业出现了很大的变化,淘宝、京东横空出世,传统零售业也打出了多渠道、全渠道来进行IT建设。零售企业逐渐意识到只有线下门店作为线下的交易场景远远不够,如何利用信息化、数字化更广泛地站在消费者的视角与他们连接,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。
在用信息化连接消费者方面,零售商其实是走在快消品牌商前面的。基于线下门店这一天然优势,零售商可以围绕门店去建立各种跟消费者的连接和触角。米雅如今已经为中国1000多个零售商户、10多万个门店提供移动支付服务,这就是跟消费者连接的一个方式。还有大家经常看到的朋友圈广告,同样也是跟消费者互动的方式。
同样,大家在线下也看到了很多门店出现的刷脸大屏和小屏设备。尽管疫情期间刷脸笔数出现了大幅下降,但却不意味着不去建立这种场景。对于今天的消费者来说,每一种消费行为和消费场景都代表着一个独特的消费群体,所以今天零售企业才会在IOT、小程序、朋友圈广告等方面不断发力。
疫情期间,到家服务出现了大爆发。很多人都没有想到,到家也成为了今天去连接海量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场景。
因此,品牌商要更好地运营和服务好海量的消费者群体,就要去理解品牌和商品所服务的消费者,他们经常出现和消费的场景在哪里,他们是哪种类型的消费群体。
「 链接后端,全域运营 」
冯越海还指出,基于每一个品牌的特性不同,所适用的场景也不同,因此品牌商在选择建立与消费者连接的渠道和场景时,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商品属性和商品特性,在社群门店、第三方平台、社交电商等等模式之间选择或者组合最适合自己品牌特性的模式。此外,在建立这种连接的过程中,供应链属性也非常重要,其中最难突破的就是最后一公里。我们需要有很多不同的模式如快递到家、店主送货等来做结合。
所以,我们今天用新手段去进行连接时,除了要建立起消费者链接外,还要把消费者链接的属性,包括商品的信息流、营销流、营销动线等跟广泛的场景联合在一起。
私域流量的冷启动是摆在所有品牌商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。如何基于商品属性选择营销方案,进行选品、优惠券投放,选择投放渠道和载体,跟销售管理体系、物流体系、结算体系结合在一起,构建一个真正意义的全链路?这就需要品牌商在抓海量C端消费者的同时,不能忽视后端运营的连接作用。
冯越海建议,大家一定要做一码多端,在运营体系里覆盖支付宝和微信两个端的流量,这是给大家的一个最合理建议和做IT基础设施的一个方式。 在前端运营里,我们必须是全域、全链路、全场景运营,不可能忽视任何一个流量端,你忽视了任何一个流量端,就等于忽视了中国一大群消费品牌的消费群体。
归纳以来,品牌商要覆盖和连接海量消费者,首先要做全链路、全场景运营,要站在消费者的视角来建立起连接;其次,在连接C端的同时,要充分连接好后端的商品及整个供应链体系;第三,必须建立起全域的端流量运营,去覆盖支付宝和微信。
具体到品牌运营层面,冯越海指出,一定要了解品牌和商品的消费群体,要以每一个品牌所覆盖的地区、商品、渠道的特性来做运营,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。
1、审视品牌内在的能力,结合实际的场景特点,选好自己的第1批种子用户。今天我们去做社群、做社团,种子用户特别重要,因为种子用户、店长是整个品牌商品流量发起和传播的重要载体。并通过数据能力不断去分层、分类找到品牌的粉丝用户和潜在用户,不断去提升用户与品牌的互动及转化率。
2、选择好合适的运营渠道。现在比较流行的朋友圈广告也好,支付成功页广告也好,还是依托线下销售体系的社区、社群也好,都需要根据品牌和商品的特质来选择。
消费者的消费场景和行为在不断呈现碎片化,如何更好地认知消费者群体,如何用数据的智慧帮助品牌商选择适合他们的消费者进行运营,为好商品连接对的人,是米雅始终致力于探讨和解决的问题。回归消费者本质,通过运营找到适合品牌的忠实用户和潜在用户,对B端商家和消费者来说,才是真正的共赢。